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本地文化
邹平市置县于西汉,现有古文化遗址80多处,出土文物数千件。近年发掘的丁公遗址,属龙山文化的古城遗址,被列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,出土的古文物考证,把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。邹平县人文荟萃,名士众多。北宋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范仲淹在邹平度过了青少年时期,后成为一代名相,千古名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世代传颂。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,三十年代在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,进行了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。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李广田,著名版画家刘建庵,语言学家郭在贻, 《周易》研究专家刘大钧,都是知识界颇有影响的邹平籍人。
邹平县坚持“超常规、高速度、跨越式”发展思路,把工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点。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棉纺织、酿酒饮料、建材、有色金属、机械、食品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,培植了一批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把生物工程及制药、信息等作为新兴产业,重点发展。
2004年,“163”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4家,总数达到237家,其中利税过千万元的36家;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1.7亿元、增加值93.5亿元、利税33.6亿元、利润20.6亿元,分别增长97.1%、96.1%、60.1%和67.2%。27个生产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,完成投入51.2亿元,齐星集团开发区热电、长山热电、高精度铝板带箔一期,三星10万锭高支纱一期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,增加就业岗位3.5万个。“一园两带”建设卓有成效。投入4亿元,开工基建项目18个,开发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,从业人员7万人;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71.8亿元,魏桥创业创杰服装加工、齐星特种电缆、怡康无水葡萄糖等72个项目竣工投产,实现产值156亿元、利税13.7亿元;高标准改建邹韩路、绿化邹长路,“两带”框架基本搭起。国际家纺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。纺织企业达到120家,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,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织名城。民营经济强势发展。完成投入60.6亿元,实交税金3.5亿元,开工建设“百万工程”420项,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到218家,被评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。
目前,邹平市已经成为全国的纺织工业基地,全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,全区的食品工业基地,县级热电、重工、冶金工业基地。乡镇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。明集镇成为全国闻名的帆布之乡;青阳镇成为中国北方的废旧橡胶集散地和重要的轧钢基地;长山镇的有色金属加工业名扬华夏;临池镇的建材产品畅销全国。
�